中国行业数据分析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一、引言
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5%,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0.59%)高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3%,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6.0%)高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第一大产业。于是,一些专家认为我国将进入服务经济主导的时代,服务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迟福林(2014)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服务业开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但也存在一些相反的观点。基于不变价视角,李钢(2013)研究表明,到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仍旧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难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产业。李钢等(2009)认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对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美国等早已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国家也提出“再工业化”“本土回归”的战略思路。
“服务业还是工业是未来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研究者们从产业的就业和增加值比重、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国际贸易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西方发达国家(美、日、英和德等)的相似发展阶段进行类比,以论证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和动力来源。当今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生产过程日益碎片化和专业化,我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迅速渗透到全球价值链的组装和制造环节,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价值链上游(如研发、设计)和下游(如市场营销、品牌)的高端环节。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全球服务业和工业已经表现出不同的本质特征。为了清楚认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产品定义和统计分类体系,从新方法和新视角重新认识服务业和工业的新本质特性。一是工业中的制造业也不仅仅是过去的生产有形物质产品的行业,制造产品中内含大量服务价值,并渗透到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销售、售后服务等服务业产业链,也就是制造业服务化;二是制造业的竞争力与无形服务业活动(如研究、设计、售后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日益紧密,无形资本或知识资本已成为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三是服务行业也越来越像制造业,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服务产品的标准化、批量化已成为可能,服务业制造化趋势明显。因此,简单断言服务业将主导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或者简单抱着工业依然主导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观点,都失之偏颇。
二、工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的传统标准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到了20世纪末期,我国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2014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4。工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1978-1985年期间,中国的主导产业是轻工业,此后逐步转向石化、钢铁、电子、汽车等重工业。罗斯托对主导产业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内具有持续引进技术创新能力,该部门的增长率比国民经济总增长率高出许多,并且对其他产业产生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基于该定义,后续学者提出了不同判断标准,但主要都是从生产率、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技术进步和创新、国际贸易中贡献以及产业产值或就业比重等标准来选择。以下我们主要结合中国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中制造业)的变化特点,对认为工业是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的判断标准进行逐一分析,指出其中一些不妥之处。
1.工业是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吗?
生产率增长是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的基本条件。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工业部门对整个经济的生产率贡献最大,即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处于下降阶段,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也大于服务业。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工业,这也是判断工业是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的最主要依据。以下按现价计算了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并对三大产业对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分解分析。
总体上来看,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呈现大幅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的0.18万元/人上升到2014年的9.78万元/人,提高了近50倍。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的0.25万元/人,上升到2014年11.75万元/人,提高了近44倍。从二、三产业比较来看,1978年到2013年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于第三产业,但是,从二、三产业的相对差距变化来看,近十年来,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与第二产业相差不大,甚至略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比值呈下降趋势。
2.从产业关联度来看工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大于服务业
成为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该产业对经济有广泛影响,即具有较强的前后向产业关联。我们利用中国2010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中国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发现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高于服务业,第二产业中有2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大于3,而第三产业中只有2个部门的影响系数大于3。利用行业总产出占比为权重计算的三次产业影响力系数显示:第二产业的影响系数(3.59)明显大于第三产业(2.36),也就是说,第二产业最终需求增加1单位,可以拉动整个经济的总产出增加3.59个单位,而第三产业最终需求增加1单位,只拉动整个经济总产出增加2.36个单位。因此,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工业部门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要大于服务业。
3.工业部门是研发投入和创新的主要来源产业
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一直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产业,同时也是研发投入的主要产业。从我国三次产业的研发投入数据来看,2008-2012年间,第二产业的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3%左右。大部分OECD国家60%以上R & D投入来自于制造业企业。近年来服务业研发投入增加、研发外包给专业实验室和对服务业R & D统计制度的完善,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份额有所下降(Lopez-Bassols & Millot,2013),但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仍然占绝对比重的格局没有改变。
4.工业制成品仍然在对外贸易中占绝对比重
自2014年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其中制造业贸易的贡献最大。按传统总值贸易统计方法,201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为22 296.01亿美元,是服务出口(2 222亿美元)的10.03倍,1990年到2012年期间,工业制成品出口与服务出口的比值平均在8以上。201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口为13 122.95亿美元,是服务进口(3 821亿美元)的3.43倍,1990年到2012年期间,工业制成品进口与服务进口的比值平均在6以上。此外,从贸易顺差来看,我国总贸易顺差完全由工业品贸易顺差带来,服务贸易基本上处于逆差,而且逆差的绝对值在不断增加。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和不可储存性,再加上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使得服务产品难以运输和贸易,许多服务产品需要面对面进行。
5.按不变价计算,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大于第三产业
认为我国将进入服务业主导经济结构的专家,基本上都以现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劳动力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作为判断标准。按照现价计算,2015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5%,超过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已连续4年超过第二产业的比重。从劳动就业来看,早在2011年,我国服务业劳动就业占比就超过农业成为第一大就业部门,当年全国7.6亿从业人员中,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为35.7%,而农业就业人员占比为34.8%,服务业首次超过农业而成为中国就业主渠道。到2014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40.6%,超过第二产业10.7个百分点。但如果考虑到价格上涨和统计核算因素,按不变价计算,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对增长的贡献可能远低于第二产业。这也是李钢(2013)反对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的基本论据。他计算了以1978年为基准的不变价三次产业结构,以2009年中国产业结构为例,2009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将从10.3∶46.3∶43.4(当年价)改变为5.4∶65.6∶20.9(不变价);从1979年到2009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占到2.5%,68.8%,28.7%,说明从1978到2009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虽然按照不变价计算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以离现在37年前的1978年为基准价格计算不变价是存在较多问题的。世界各国在公布以不变价的统计数据时,一般是五年或十年换一个基准年份,这背后是有其科学和合理的逻辑的。①为了清楚认识的不变价基准选择对计算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不同年份为基准价格计算了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和贡献,发现选取的基准年份越近,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越高,对经济增长贡献越大。如以2005年为基准,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09%,比以1978年为基准的第三产业比重(29.50%)高21.59个百分点;若以2005年为基准年份,2001-2013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81%,高于第二产业(30.45%)26.36个百分点。
三、变化中服务业的新本质特征
以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为标准判断我国是否进入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直观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服务业是否成为中国经济主导产业,不能单从两个比重维度来审视,还需进一步考察服务业现阶段一些本质特性的变化。
1.现代服务业呈现出高生产率特征
政策讨论中重点强调制造业在生产率(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创新性(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和国际贸易中贡献的优势,而传统上把服务业认为是“非进步的”。服务业的扩展将会导致增长停滞(Kaldor,1966;Baumol,1967)。服务业被认为是低技术、低工资、低生产率、低创新型、低学习效应和低溢出效应的行业。可是,在当今社会已处于“服务业革命”时代(Ghani,2010),服务已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现代部门。而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服务业自身正在发生剧烈的变革,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已经深深地改变了部分服务业的特性。如3T(Technology,Transportability and Tradability)带来了大量进步的服务业细分行业,这些行业一般被称为现代服务业(Mishra et al.,2011)。现代服务业的高生产率特征已被大量实证研究证实,Triplett & Boswoth(2003)的研究表明:1995年后,美国服务业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且不限于一两个细分服务行业,并宣称“Baumol成本病”②已不存在。Verma(2012)利用增长核算方法表明,印度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快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主要是由TFP贡献,1980-2005年服务业TFP增长率为3.27%,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5.4%;工业TFP增长率为1.29%,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0.7%。Verma(2012)进一步建立三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其研究表明服务业TFP增长是印度经济增长和服务比重提高的主要原因。
我国现代服务业也表现出了高生产率特征。由于细分服务行业数据的缺乏,难以准确细分服务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只计算了细分服务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现代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且大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13.28万元/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20万元/人)、金融业(46.80万元/人)和房地产业(32.84万元/人)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中劳动生产率最高的行业为11.08万元/人)。且各细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呈现增加趋势,如金融业的劳动生产率从2004年的14.6万元/人上升到2012年的46.8万元/人。
2.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限日益模糊
制造业和服务业本质特点的变化使得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界限日益模糊。一是制造业服务化。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将制造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如IBM将PC业务打包出售给联想,从一个硬件制造商逐步转型为服务供给商,成为全球最大的IT服务提供商、咨询提供商和产品支持服务公司,其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3%,利润占94.9%。二是制造业企业不再只销售物质产品,而是出售包含设计、营销服务和售后服务业的产品。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很难明确区分购买的是货物和服务。例如Xerox已经转型为“方案解决”公司,提供先进的打印系统和文件管理和咨询服务,实际服务产品收入已占公司总收入的40%以上(Benedettini,2010)。此外,制造业企业中从事生产的工人数比例减少,而与服务有关的职员(管理、设计、财务、会计和法律)的比例在上升。OECD国家中制造业企业中与服务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比例平均达40%以上。三是服务业制造化,如服务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形成全产业链。一些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研发、设计、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又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总之,企业内部结构都在变化,制造业企业不只是进行纯制造活动,服务企业也不是只进行服务活动。